2023年2月12日,网上传山东青岛即墨区海洋发展局发通知称,日照附近海域发现不明飞行物,正准备击落。12日晚,有记者联系即墨区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确有此事,具体是什么不明飞行物,他们正在核实。

从相关截图看到,即墨区海洋发展局发出通知称,接市局通知,日照附近海域发现不明飞行物,正准备击落。请海上作业渔船注意避险,具体位置东经120度51分,北纬35度37分。这份通知中还提到,如有降落物落在渔船附近,请协助拍照取证;如条件允许,请协助打捞。


(相关资料图)

至于这不明飞行物是什么,还有待公布。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辽宁营口的“天降龙”事件 。

当时拍摄的“龙骨”

营川坠龙事件始末

1934年7月初,营口有很多人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了一条活龙,人们就用苇席给它搭凉棚、挑着水来给它浇,下了几天的暴雨后它就消失不见了。见过这个生物的人说它与画上的龙的样子相同,有四爪和鳞片,嘴上两个长须,大眼睛凸出,身长大约10来米。到了8月初,当时《盛京时报》发表了一篇“龙降酿灾”新闻报道,据其描述:7月28日一条龙在营口的天空降而升,弄翻三只小船,卷坏日资厂的房子,九人死亡,掀翻停在车站的火车。8月8日,人们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发现了一具与传说中的龙特征一致的尸体,腥味很重,有双角且是鹿角式的杈角,鳞片装了两大筐,据说该生物在死亡前声音像牛叫。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这个怪物曾经出现过两次,其中第一次出现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

盛京时报

在该生物死亡后,当时的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龙骨运送到了西海关码头附近一处空地展览数天,《盛京时报》派人采访,称之为“龙”、“天降龙”、“营川坠龙、“巨龙”等,图文并茂,轰动一时。参观者源源不断,导致当时去营口的火车票都涨价了。据说此前有附近居民还见过、接触过其活体。最后该生物的骨架被保存在营口一个师范学校做标本,但后来因为战争时期社会动荡,被保存的“龙骨”也不知去向了。

针对此事件,营口市史志办就编著作有《营口龙之谜》一书,2004年底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也播出了纪录片“破解七十年谜团”,次年又播放《龙影遗骨》来探讨此事件。

《营口市志》第一卷中记述:“(1934年)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导致去营口的火车票一度紧张并涨价。

央视采访调查

中央电视台10频道《走进科学》栏目在2004年12月3日播出了纪录片“破解七十年谜团”,探讨该事。《北方晨报》2004年12月3日报道:6月16日孙正仁老人把自己保存了整整六十三年的五块“龙”骨捐献给了市史志办公室,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鉴定一下他手中的骸骨;9月9日早6时,《走进科学》栏目有关人士和营口史志办一行人,带着当年《盛京时报》发表的“龙骨”照片和孙正仁老人捐献的“龙骨”,让自然博物馆的研究员鉴定。一致认为这几块“龙骨”为史前第四纪,距今约一万多年的野马化石,并非“龙骨”。但老人保存的1934年的“龙骨”怎么显得那么古老?也是一个谜。次年cctv10台《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龙影遗骨》来探索此事件,因为二者的脊骨数量相差一倍多等几个本质区别,改变了上次认为是须鲸的说法,认为这是大自然之谜。

关键词: 不明飞行物 工作人员 走进科学